攀登
我居住在一個十分重視運動的小山城Innsbruck 。很多人熱愛運動, 由於地理環境, 人們可以選擇滑雪,慢跑,騎自行車…還有一個很熱門的活動, 就是攀登!
在這裡近三年的生活, 這回終於由一位同事第一次帶我體會攀登。初學者的經驗, 我們當然先在室內場地練習, 由他先教我一些簡單的技巧。
簡短地寫下這回讓我靈感泉湧的地方:
1, 許多人以為要運用很多手指手臂的力量, 其實訣竅在雙腿!把重量信任的交付雙腿, 有時移動全身的力量在左腳或右腳, 注意腹部, 這裡是控制平衡的關鍵, 所以- 放鬆的呼吸。
2, 想要爬得越高, 越要與岩壁貼近。尤其想要跨越遠的距離時, 學會轉個體姿, 盡量把骨盆貼近牆壁, 再伸展腿與跨躍。
3, 攀岩也許是西方運動, 但這過程中如何轉換左右腳的身體重量, 有時藉由手臂的力量, 卻像在岩壁上打太極, 或是做瑜伽一般的優雅 J
最讓我感到興奮的是, 第一次由高空中藉由安全鎖鏈, 從上而下滑吊下來的那一瞬間!先一個字:怕!
之後再一個字:爽!
我也想不到自己會怕, 可是當我同事下邊等著我, 叫我先放開雙手, 將雙腳撐開與岩壁成45度角時, 第一, 我真的放不下手, 雖先放了右手, 可是左手卻不想放開, 所以在高空中掙扎了一下, 可是, 總不能一直待在上面啊!終於鼓起勇氣, 不去想那麼多, 心裏數著ㄧ, 二, 三, 鬆開了抓牆的雙手, 改拉著安全線, 同時在下滑的過程雙腳偶爾在牆壁向下走著, 保持身體與牆壁的安全距離, 平安抵達了地面。
重新回到地面時, 想到之前必須放手卻不敢放手的過程, 真的只能大笑!這同時間又是個多美好的經驗, 又愛又怕的, 又十分的滿足。這讓我聯想到, 為什麼 放下let go 需要如此大的勇氣?因為這不安全感, 對於即將發生的未來, 你全權交給了瞬間, 你只能相信。
你只能相信這安全鎖鏈是否之前已妥善檢查, 你只能相信你的雙腳聽從你的指揮, 你只能藉由不多想的勇氣向下滑行。
一位朋友曾說過:Letting go needs less energy, therefore is more difficult. 放手因為不需要如此多的力量, 因此也比較困難。
整個攀岩的初體驗, 讓我想到, 我們在追求時(無論是目標, 或是人際關係, 友情或愛情時), 這雙腳與骨盆的力量有如我們自己, 一步一步地踏實, 如果能緩慢不急躁的活動身體, 攀爬的體力更持久, 同時間當你越能與岩壁靠近, 你越能省力。所以身體要能開, 就如打開心胸一般。 要信任, 就要打開胸襟, 不怕親近不怕受傷, 總之, 不能怕。
而由上滑下時, 如同放下了你的執著, 放下了你之前追逐的目標, 你不能死拉著一個已經不適用的東西或感情了, 所以在放手的過程, 你必須與牆壁保持適當的空間, 免得自己身體撞傷。
所以放手, 需要適當的空間。隨著你自己的體重因地心引力下滑, 你會在恰巧的時刻回到地面(適當時刻, 你的心會療癒的!)放手- 需要自信與空間, 人們通常難以放手, 是不知道未來是否會有更好的機會或選擇, 有些人寧可保有他已認識以及習慣的Comfort zone。如同必須放下對一段感情的依戀時, 的確是需要保持距離, 因為近距離的放手不免撞得片體鱗傷。
這次攀登初體驗, 很意外的讓我有對於 “放下執著” 的感觸, 而且在高空時, 在仔細勘查下一步手該抓哪, 腳該踏哪時, 你只在現下活著: 你瞬間忘了你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身份, 你的憂慮或瑣事, 所有你的職業和夢想, 家人或朋友…
突然間你看清了, 那些是你做的, 你擁有的人事物, 可是不是你身為人的本質。你的生命本身, 比那一切還要巨大…!
一首小曲叫 ”孤獨“
你覺得沒人關心你, 愛你, 要你, 想你, 或是想要與你接近…
好像你做什麼, 都只為了生活, 為了達成一些目標, 為了不想讓家人擔心。
當然, 這只是你有時負面的想法
有時你太活在自己的想法中, 忘了想法其實只如同你的衣裳, 你穿上什麼顏色, 會有什麼感覺。你忘了你是思想的主人, 你的思想並不是你。
所以你自憐自艾, 看著眼前的山川美景, 竟覺得無人可以分享, 你讓淚水模糊了視線!
你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心跳,。痛- 也在胸腔裡穿梭。
渴望被愛。。。
下一秒, 你摔倒了!摔得這麼重, 這傷痛竟比你的心痛更刺骨!
醫生說:右肩鎖骨骨折了, 要請病假, 一個月無法拉小提琴了!
你當初不敢相信!你本想去醫院做檢查, 是因為這錐心刺骨痛的不正常, 你只想確定沒有大礙, 沒有骨折, 兩天後便能拉琴了!
當你接受這事實時, 你流了眼淚。你本想從現在開始, 全心專注在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好, 忙一點, 不再孤單。
你想不到這生理上的痛楚竟讓你暫時忘卻了囤積已久的孤獨。
或是說, 這意外讓你有了更多的時間獨處, 與自己的心接近, 找回愛你的心!
什麼是孤獨?孤獨很簡單, 就是當你身在與外界或與他人沒有連接的地帶。你可以在人群中孤獨, 在獨處時孤獨。你在自我的世界不斷地把自己想法放大, 雙倍的放大, 因為此時你只想活在自己的感覺中, 你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沒人理你, 沒人在乎你在做什麼, 你想找朋友每個人卻忙著自己的家庭或事業, 因為你是社會裡,這把年紀中少有的單身者…)
身為藝術創作者, 孤單有它的價值, 因為你若不會獨處, 你便無法練習或創作, 無靜不生慧。
可是, 孤獨時, 請別忘了愛自己, 真正深刻的愛惜自己, 鼓勵自己, 多對自己說些激勵的愛的語言。事實上, 你知道愛是追求不來的, 你越是尋找, 找的心急卻讓愛越跑越遠…
我們總是追尋自己沒有的事物。 當你在你身上看不到愛時, “愛”也看不到你。
不要再想著自己沒有的東西, 不要再批評自己沒達到的願望, 不要再覺得自己什麼都做得不夠好了。善護念-照顧自己的思想, 是愛自己的第一課。
你的存在, 就是愛-為什麼苦苦向外尋找呢?而分享愛, 是真正能脫離孤獨感的方法。
幫助別人, 以藝術感動人, 以行動來表示對親人與朋友的關心, 以言語, 以音樂, 以文學, 以創作, 以數學, 以教學,以建築, 以流行文化, 以一個對陌生人的微笑… 原來我們多想與他人結合, 不過這初始, 都是因為孤獨與愛並存著。
所以不用怕孤獨, 每個人都是一個人來, 一個人走, 怕的是一顆孤獨沒有愛的心。
當你能在孤單時感覺到愛, 對萬物感激時, 你發現了即使一個人, 你能自己做菜吃飯, 洗碗, 能健康地走路, 慢跑, 做做運動…光是簡單的生活, 是多美好!想念家人朋友, 打通電話與他們聊聊, 和他們在一起分享生活小事, 多好!有工作有個小小溫暖的家, 多好!即使我現在只能用左手刷牙, 洗頭, 用左手慢慢地打完一篇文章…我還有左手可用, 多好!
我們常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 忘了生命原本就是個奇蹟, 而在每天每日中, 發現一些讓你微笑的人事物, 就是小天堂了!
所有生命中的“意外”都不是意外, 尤其這種由自己強大的負面思想導致發生的意外。
這回, 我由孤獨的心痛到生理的傷痛, 在療癒的過程中, 重新學會了“愛自己”。
輕聲地唱著你
蔚藍的海洋, 對於我
一直是無窮的自由
被他擁抱著
我如同魚兒班靈活
無論海浪如何衝擊著我
我安全且自在
直到, 我遇見你的那一刻
我在每顆水珠裡瞧見你美麗的心靈
你的雲淡風輕
彷彿吹拂過我眼前的山巒
一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我們的相遇, 真的發生過嗎?
你我之間相隔了1349公里
我躺著面向著陽光
她的溫暖與光茫擁吻著我
可我似乎可以聽到
你在遠方
正在輕聲的, 細語著世上最美的語言
我想要釋放我的心
可我的心渴望與你分享
我把我的字、我的歌
放在一個瓶子中
它不需要抵達你的港口
但它讓我的靈魂重獲自由
所以我唱著, 唱著
我輕聲唱著你
當最後一個音符結束時
你
也不再停留
海仍然是海
藍仍然正藍
戰士
這個難題,我想每個人在經歷過不同年歲,扮演過不同的生活角色時,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吧!
因為自己做為音樂人,以前覺得音樂是我的生活目標,因此覺得努力成為一位偉大的音樂家是理所當然的願望,但現在的我,已不是以前單純的幻想家了-經歷了求學階段,在歐洲生活了近十五年,從學生到職業生涯,戀愛到婚姻生活,經歷過一場改變自己的車禍,因為工作體會到踏入社會後交友之難,求生存之難,因為機緣接觸到瑜珈-學習到另一種生活態度…換句話說,以前以為,我是以生命來詮釋音樂的,現在的我,卻覺得以音樂來詮釋生命才是。
沒有豐富的生命,從哪兒來動人的音樂呢?
生命真是有趣啊! 尤其當你回望著以前發生的種種,不同時段所做出的決定,甚至當時的情緒和態度或是心理的健康狀態,真的是下一步棋,影響著整盤棋局。所謂因果,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 我們都常自問,如果我當時做出另一種決定,現在的我又會如何? 可惜人世間,沒有魔法可以讓我們看到下另一種決定的結果,如果你開車走錯了路,還可以回轉,但生命的時鐘,是一條向前走的路,一旦決定了方向,就得勇往直前,你可以改變方向,但卻沒辦法往回走! 是不是也因為如此,未來有許多可能性呢? 人們對於未來,常是抱著恐懼的,因為不知道會不會美夢成真、會不會成功、擁有健康、生活的快樂與幸福…
活著,有時覺得是要解決一個接一個的難題,甚至有時幾道難題一起出現呢! 但再怎樣,有個健康的身體和心靈,把生活當做個挑戰,我們是可以應付得來的!
在學習瑜珈時,其中一個“戰士”姿勢給了我許多的靈感,當然,這要謝謝我一位很棒的瑜珈老師-Isabel帶給我的啟發:
一天早上的課程中,我們練習著Warrior Pose 英雄式:雙腳大大的張開,一腳彎曲另一腳打直著,雙手背展開,頭看前方。本來我對這個姿勢沒什麼特別喜愛的,可是Isabel說到: 假想你是位戰士,你看著前方,你想到什麼?在面對戰爭時,你的態度是什麼? 恐懼,不安,害怕?還是你抱有自信面對一切的難題? 要打贏一場戰爭時,你要想什麼呢? 看著前方,你不畏懼,你把恐懼拋在腦後,所有無關的細節或煩惱都不見了,你在此,是為了要打贏一場戰爭-做自己的戰士! Presence, Strength but Without tension 存在力+力量+不緊張!
當她說出這句話時,我覺得好像突然被當頭棒喝一般,我突然想到: 這不就是我們在舞台上表演時所要達到的境界嗎? 當你有了Presence(存在感,表現力-真的很難找到適當的中文來表達這個字的意思), Strength(力量)但卻不緊張(生理和心靈兩方面),這時音樂就可以出來了! 這時你是在享受著藝術,創造當下的藝術,近一步感動觀眾。頓時,我看著自己前方的手,彷彿見到了未來,背後方的手,是過去,而現在呢?是我自己在中央的身軀和頭部! 這是多麼驚奇的姿勢啊! 原來過去現在和未來,是三位一體的,是同時存在著! 過去發生的,所經歷所決定的事,影響著我們現在的生活,而我們如何看待現下的自己,所做的工作和對待生活的態度,將對未來有改變。難怪有句話說: 如果你不活在未來,未來就會活在你的過去! 這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活在當下”的重要啊! 而活在當下,是在當你能看清-原來,過去現在未來是在一起時, 你的一舉一動是需要有意識時,不是得過且過的,你因此學會活在每分每秒的重要! 而音樂呢,更是時間,當下的藝術,長時間的練習,是耐心和體力的結合,為的就是在舞臺上的那段時間展現你想表達的藝術,但音樂世界好手之多,競爭十分激烈,在舞台上時,已不是比較誰是較好的音樂家了,在大家技術和音樂性上都相當的情況下,倒是誰較能掌握自己的神經緊張,能把腦海裡醞釀的畫面和情緒,在當下完整的傳達給觀眾時,才是化剎那即永恆!(當然,實際上的“永恆”並不存在,我想指的是,因為藝術帶來的餘音繞樑三日的那種觸動,是讓人難以忘懷的!) 所以,我常想,真正能做到活在當下,就會知道如何做個好的音樂人!
再從音樂舞台回到人生的戰場吧! 雖然兩者其實是同一個地方:
面對戰場時,戰士們是不能猶豫的,相反的,我們得相信自己,知道自己的弱點和優點,加強弱點發展優點。以前發生的事導致內心的恐懼或不安,就讓它過去吧! 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無論再怎樣都無法改變,但我們能改變的,是現下與未來,所以要決定的是:哪種態度我們該拋棄呢?哪種想法是能幫助我們的呢?讓不實用的想法隨昨日過去,培養該加強的心理建設,因為, 這會是我們面對生活的精神武器啊! 在舞台上時,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誰多少都出差錯,人不是完美的,也沒有所謂完美無暇的音樂家,但當你拉錯了音,走了音或是有時忘譜或跳段時,你哪有閒暇對所犯的錯後悔? 要緊的是如何接下去,往前走! 由其繼續演奏時,不能讓先前的失誤影響你的情緒,因為你還有責任把現下還有將出現的音符呈現給觀眾呢! 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演奏音樂。
在自己生日的前夕,我想把這篇關於“戰士”的文章寫下, 激勵自己,也記錄下我這一年來的心理變化! 不得不說,我28歲的這一年,是我心靈成長至目前以來最豐富的一段時光(今年竟開始練習寫英文詩了!), 練習瑜珈幫助了我許多, 因而我也開始了另一段成為瑜珈老師的課程。為了應付昂貴的學費,也讓我對於金錢和時間有不同的體會。反正,生命中有苦有樂,端看我如何調整自己的心境。而哪天,無論我是身在山腳下或山頂尖,卻能同保有一顆歡喜滿足的心,接受著不同的風景,能安然自在的享受著不同的風景和心情-這樣,就足夠了。
願大家都做自己的戰士, 為生命打贏這場戰!
-Fight a good fight-!!!
兩個月以來…
對人彈琴?
03/05/2009 at 17:00 Centre civic, Regencós(Catalunya), Spain
我想,這畢竟是個奇怪的經驗吧?
有時在這種小鎮的音樂會,由於居民們對於古典音樂認識不多,或是鮮少有機會聆聽古典音樂,並不知道在音樂會中的禮儀(其實就是對於音樂和演奏者的尊重),你會發現台下雜音很多,有些類似市集的感覺,而今天下午,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拉完孟德爾頌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
先是聽到一些小孩子的聲音,不知是在玩還是在說話,接著看到有些人陸續的進場,而我呢,同時在樂團的協奏音符中試著進入狀況,把目標集中…當你的週遭環境是如此雜亂時,要專心可真不容易啊! 這讓我想到鋼琴家傅聰,在一回台灣的音樂會中,因為觀眾的吵雜聲干擾到他的注意力,不得不停下演奏,轉頭請觀眾安靜的情況,我想當時他的情緒定是難以描繪吧! 因為我發現,儘管觀眾發出雜音,當你望向觀眾群時,看到專心聆聽音樂的人仍是多數,他們看著你在舞台上的一舉一動呢!影響氣氛的是一些少數人的聲音,你能因此不滿而干擾到你的演奏品質嗎? 而且,作為演奏者,是需要有聽眾才有表演的舞台,因此,表演時帶份感激的心情,把當下最好的呈現給觀眾是我ㄧ直激勵自己的…
所以當我拉出第一樂句時,我就對自己說,再怎樣我都得為想聽我拉奏的聽眾好好拉完這首曲子! 我想我是做到了,只是,不禁感到疑惑: 他們知道他們在聆聽什麼嗎? 一位從五歲開始學音樂的女孩,十六歲到歐洲和大師習琴,在你眼前拉奏著孟德爾頌十三歲時寫的小提琴協奏曲,拉的是一把1790年的義大利老琴…
Anyway, 就當作是訓練舞臺上的集中度吧!
驚喜! Being 28, in Buenos Aires
這回,是我第三次在南美洲過生日了! 浪漫的好友-顧,在msn上寫給我:不一樣的天空,不一樣的心情。也許是吧,但是我想,因為人的關係,這回的生日,是我以前不曾經歷的,也永遠不會忘記的!
在生日前一禮拜,和樂團在Córdoba,剛好有一天的休息時間,我和朋友Manue、Tanya一起在市區內的一家百貨公司閒逛,隨意進到一家服飾店,裡頭有許多Hello Kitty的衣服和飾品,近來在世界各地又重新看到Hello Kitty的流行風,常讓我回想起自己小時候的時光,因為那時我也是個貓咪愛用者,就連塗鴉時,也愛畫著一個個圓圓的Kitty,所以,現在再看到Hello Kitty,總覺得一股純真溫馨的暖流直湧心頭,忍不住也想買個小東西。
Manue拿著一件有Kitty頭的黑色休閒衫給我,說想要看看我穿起來的樣子,我便二話不說的進到試衣間,一套上—嗯,我還蠻喜歡的,所以走了出去給她們看看,沒想到,她們竟一臉猶豫,說著: 不太適合你ㄝ! Style不對味! 我想: 怎麼這樣? 明明蠻好看的! 也許顏色不對吧! 所以請店員給我看看其他的顏色。不錯,還有黃色,紅色,粉紅色,就挑那件粉紅色的試試,結果一出來,Tanya竟說: 把這件睡衣脫了吧!!!
好吧,因為朋友的眼光,說不定旁觀者清,我也不是非要一件Kitty的休閒衫不可,所以就想,反正再考慮一下,真的想要時再回來買就好! 這時Manue說她想試件休閒褲,而Tanya和我先去下一家店看看…
逛著逛著,也慢慢覺得累了,Tanya說她先回旅館休息,我們再繼續看。其實我不是很愛逛百貨公司的,因為東西這麼多,我常看了覺得眼花撩亂,而且其實也不需要什麼,但是,因為Manue自一年來瘦了很多,許多衣服都不合適了,所以她想藉著來阿根廷的機會,在這物價較便宜的地方購物添衣裝,所以我想,就順便陪陪她,因為在阿根廷的時間,她從來不讓我單獨在街上逛(治安因素,觀光客應隨時小心扒手或搶劫)我們總是一起行動,我想為盡朋友義務,陪好朋友逛服裝店是一般女孩子都會做的。
看到一個賣耳環及手飾的小鋪子,停下來駐留一會兒,說真的,女孩子看東西時,也不是需要或缺什麼,許多時候就是看看也好,這時,在加上價錢非常好,所以我開始請服務小姐把耳環拿給我試試–總共看上了三對,分別是銀的,配上白色,黑色的小鑽石,再加上一副垂吊式的藍色小鑽(當然只是裝飾的假鑽啦,但是很亮眼),這三對耳環我試了又試,想只挑其中一兩個就好,其實,每對的價錢不過約二、三塊歐元罷了,但是,總不喜歡隨便的亂買…稍後,我想,如果三對都買,店員應可給我更便宜的價錢(拿出道地台灣人殺價的美德!哈哈) 所以我就問啦: 我想買這三個,可不可以賣我便宜一點? 售貨小姐搖搖頭,說:不行,這是標價,不能再減了! 正當我在想著,該選其中哪一副好時,Manue手一把抓著耳環,向小姐說: 請你幫我把這三對以禮物打包,謝謝!
我ㄧ臉錯愕,說:不用啦,真的,你不用買給我!
Manue: 當然要! 你生日過幾天就要到了,而我真的不知道該給你什麼,你現在看到了喜歡的東西,我當然買給你當禮物! 不過要等到生日當天才能給你喔!
當時在場,這結果實在出乎意料,我非常感動,因為實在沒想到Manue的心思,這真是個very nice gesture! 無論禮物的價值是多少,光是這份心,已經讓我掉淚了…
她馬上說: 怎麼,你不高興嗎? 為什麼要哭呢?
我: 沒有,只是太驚訝了,從來沒有這樣的經歷-和朋友逛街,看到喜歡的東西,卻由朋友付錢買作禮物!
Manue: 你以為我這下午直跟著你是幹麻?是想看你喜歡什麼啊!
哈! 我以為是我在陪她逛百貨公司呢!
竟然是她想看我對什麼東西有興趣,好知道要給我什麼當生日禮物!
這份驚喜,是我想都沒想到的! 也為我這次在阿根廷過的28歲生日添加了一個如此可愛的回憶!
這時只能說,在工作環境中有個好朋友真好!
長途的旅行,密集的一起工作,和樂團室友共用房間,找時間個別練琴…有時會讓人有窒息的感覺,因為一點個人安靜的空間都沒有,只想逃,想要有點空閒給自己,但Manue給我的這份驚喜,忽然又讓我意識到自己的幸運-在這環境中有個像她這般的朋友!
OK,其實故事還沒完呢!
生日當天一早,我、Tanya、Manue和另一朋友Tigran一起在用早餐,他們除了祝我生日快樂外,Manue另外拿出了一個紙袋給我,是他們三人合送的–裡頭有那三副耳環,加上那件她和Tanya直說不適合我的Hello Kitty休閒衫! 她試休閒褲是假的,那時她是去偷偷付帳!
哈! 一回生日被耍了兩次,不過是兩次美好的驚喜!
真是不一樣的天空,不一樣的心情啊!
(好友Manue和我)
來自聽眾的最好的禮物
第三次來阿根廷巡迴演出,也是我第二次在這裡的舞台擔任小提琴的獨奏。
第一次來時,我在這裡過24歲的生日,拉奏Sarasate的卡門幻想曲,而這回,四年後,我在這裡度過28歲生日,拉奏著Sarasate的流浪者之歌。
一直都很喜歡南美洲的聽眾,他們除了熱情外,真心的喜歡觀賞表演,音樂會完後若碰見從後門出來的表演者,總會主動過來打聲招呼道恭喜,表達他們內心的喜悅,熱情的感謝我們的演出,真的十分可愛!
由於我們的樂團來自加泰隆尼亞,這回的巡演是由駐阿根廷的加泰隆尼亞之家主辦,在不同城市的音樂會之後,有時負責人會邀請樂團和他們的成員一起聚餐,作交流,而這回最讓我感動的是,在Córdoba的音樂會後,有位老伯伯親切的過來和我說話,除了告訴我他多麼喜歡我的詮釋及演奏外,最後還說:這是我第二次聽你拉獨奏了!
我聽了之後非常高興及驚訝,他竟然還記得四年前聽過我的表演! 能夠停留在聽眾的記憶裡(而且是正面的記憶!),無非是我們表演者能從觀眾得到最棒的禮物了,不是嗎? 代表著-表演有進到觀眾的心裡,引起共鳴或感動,才能停留在他們的腦海中。
在我生日當天,我們晚上在另一城市-La plata演出,指揮在音樂會中特別說到當天是我的生日(其實真的沒這必要的,但是他就是喜愛作秀,喜歡在舞台上和觀眾打成一片),因此我ㄧ出場,聽眾便已給了我盛大的掌聲做歡迎,甚至有位觀眾叫著: 生日快樂!!!
隔天中午,在當地的加泰隆尼亞之家為我們辦了一個reception,有位太太過來找我,和我說了許多可愛的讚美話,最後,竟然給了我一個小禮物! 禮物雖小(是個阿根廷紀念小包包,裝手機用的)可是當下我好感動,因為是我第一次從個不認識的聽眾手中接到禮物!而且原因如此簡單-她在卡片上寫著: 生日快樂! 願你與你的藝術才情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
來自聽眾如此善意、直接的祝福,這回,我得到的生日禮物真的夠多了!
鋼琴 + 感恩
上個星期,在巴塞隆納的好友們-儷瑾+Rafael+Roser,特地開車過來送給我一個keyboard!
認識他們大概兩年多了,但因為平常大家各自忙自己的工作,我也鮮少有機會去巴塞隆納,所以約著見面的機會不多,可是每次碰面,都讓我覺得與他們在一起,誠意暖心的感覺不由而出, 覺得他們是種不常見面,可是卻真心關心你過的好不好的那種朋友!
這keyboard的來源,是因為他們知道我也會彈鋼琴,只是因為居住在西班牙後,家裡沒鋼琴,所以到現在有九年時間沒再碰琴了! 可是我對鋼琴的愛,一直是有增無減,只要一有機會,不管是在這裡的朋友家或Chris在英國的父母家,只要有鋼琴的地方,我都會要求彈一會兒過過乾癮。
事實上,我對音樂的愛,是先從鋼琴開始的! 我大約是三、四歲開始學鋼琴,五歲才學小提琴,可是鋼琴對於我,一直是個較放鬆的樂器,因為小時候熱愛莫札特,所以幾乎練遍了所有他的Sonatas,而且總覺得,彈鋼琴時就是好愉快,時間怎麼過的都不知道。相對於小提琴,就覺得技巧音準好難控制,尤其當時年紀小, 不喜歡”練琴”,只喜歡”彈琴” “拉琴”,換句話說,是喜歡表演但不喜歡練功,所以在小提琴的進步上較慢,也記得曾經一度不知道到底要選鋼琴還是小提琴為主修,其實我想,要不是當時姊姊已選了鋼琴為主修的話,我也會選鋼琴的!只是當時年紀小,覺得聽爸媽的建議也不錯,反正我也是喜歡小提琴的,就選小提琴為主修吧! 以後可以和姊姊一起合作,或是在找工作方面機會也較多…(但之後卻發現每次和姊姊配伴奏時,意見不合很容易吵起來,因此每回學校術科考試反而找外面的人彈伴奏!)
再講回我的好友們吧!上回因為在巴塞隆納的音樂會中,我有獨奏的演出,所以就邀請了儷瑾他們過來聽。音樂會完後, rafael和我說到,他有一個keyboard沒在用,因為知道之前我有想買一個電子琴,所以如果還需要的話,他可以把那keyboard送我! 我當時聽了好高興驚訝,想到-哇!終於可以在家隨時想彈點什麼就彈了! 雖然電子琴和鋼琴的差異蠻大的,但在空間和經濟能力的考量下,加上畢竟我不是個職業鋼琴家,能有個電子琴比什麼都沒有還好。
因此上個禮拜, 他們特地為我送琴來Figueres。
我除了由衷的謝謝他們外,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當時我們住在羅斯福路的家裡,可有兩台鋼琴呢! 一台是姊姊的平台鋼琴,放在她的房間裡,而在我自己的小房間裡,也有一台直立式小鋼琴。想想,當時我是鋼琴為副修,可是因為爸媽知道為了不讓我和姊為練鋼琴的時間衝突,在我的要求下,趁當時正要從天母搬家到羅斯福路,為了我們兩個女兒買了兩台鋼琴! 兩個房間都做了十分完善的隔音設備,真的當你關起房門時,只聽的到微弱的琴音,因此兩個人各自練琴,誰也不吵誰!
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在我的成長經驗裡,我是”自立方知父母恩”哪!
因為從我自己賺錢以來,體會到錢不好賺的辛苦,也聯想到如果自己身為父母,要有怎樣的經濟狀況才能給予小孩理想的教育。我幸運的有朋友送給我一台keyboard,可是當時幸運的我們, 在一個高樓大廈裡的家中,有兩台真正的鋼琴,我如何能感激自己的父母當時栽培我們的用心?
因為在台灣的音樂教育從小就得選主修副修兩個樂器,所以姊姊也拉了好幾年的大提琴,但是大部分人最後都是以主修作為未來的職業,但是想想,爸媽為了我們的音樂教育,即使是在副修的樂器上,也為了我們花費了許多金錢和精力,無論是買琴或找好老師學…到最後,我們多少也不會運用到彈奏副修樂器的能力! 所以這投資的成果, 說來,是為了培養音樂知識、或是音樂上的修養和氣質吧!
在今天聖誕節當下,我想除了對我的好友們表達”溫馨接送琴” 的感謝外,也特別感謝我的父母! 爸爸當了我們好幾年的”琴僮”,接送我們上琴課,幫我們提樂器, 有時旁聽我上課累的睡著了的情景還清晰的印在腦海中,而他們給予我最棒的禮物,是讓我學會彈鋼琴及拉小提琴,兩項最最讓我鍾愛的樂器!
-謝 謝 爸 媽-